成语在句子中可以充当补语,即对中心语进行补充说明的语法成分。具体可分为下面内容两类情况:
一、补充式成语的结构
这类成语本身由中心语+补语构成,补语对中心语的动作或情形进行补充,形成固定搭配:
-
动补结构
- 示例:
- 入木三分(“入木”是动作,“三分”补充说明深度)
- 爱不释手(“爱”是动作,“不释手”补充说明程度)
- 重于泰山(“重”是情形,“于泰山”补充说明比较对象)
- 特点:补语多由介词短语、数量词或形容词充当,强调动作的结局或程度。
- 示例:
-
中心语与补语的固定组合
- 示例:
- 迫不及待(“迫”是中心语,“不及待”补充其紧迫性)
- 锐不可当(“锐”是中心语,“不可当”补充其强度)
- 影响:通过补语强化成语的语义表达,形成简洁有力的描述。
- 示例:
二、成语在句子中充当补语
成语还可作为独立成分,在句子中直接对谓语进行补充说明:
-
补充动作结局
- 例句:
- 他气得七窍生烟。(“七窍生烟”补充“气”的结局)
- 这场辩论将对手驳得体无完肤。(“体无完肤”补充“驳”的结局)
- 例句:
-
补充情形程度
- 例句:
- 她的歌声美得余音绕梁。(“余音绕梁”补充“美”的程度)
- 这场灾难让人痛得肝肠寸断。(“肝肠寸断”补充“痛”的深度)
- 例句:
三、成语作补语的语法特点
- 搭配限制:需与特定动词或形容词搭配,如“说(得)头头是道”“惊(得)目瞪口呆”等。
- 语义凝练:成语的固定意义能精准补充中心语,如“急得火烧眉毛”比“急得不行”更具画面感。
- 修辞效果:通过成语补语可增强表达力度,如“累得精疲力竭”比“累极了”更生动。
成语既可作为补充式结构(内部包含补语),也可在句子中充当补语成分。其核心在于通过固定搭配或独立使用,对动作或情形进行深化补充,兼具语法功能与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