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小编将目录一览:
- 1、襄的读音是什么
- 2、这两个字怎么读啊?“襄轴”
- 3、襄为什么有人读rang
- 4、襄怎么读?
- 5、襄字怎么读
襄的读音是什么
1、襄(拼音:xiāng)襄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襄的本义可能与衣有关,依 《说文》,意思是解脱衣服耕种田地,一说指铲除表层土壤。由解衣而耕的振奋情形,引申为昂扬向上。又引申或假借为高、除、助、成等义。
2、“襄”的读音:xiāng 部首:衣 笔画:17 五行:火 五笔:YKKE 笔顺名称:点、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竖、竖、横、撇、竖提、撇、捺 基本释义:帮助:共~义举。姓。
3、◎ 襄 xiāng 〈动〉(1) (会意。据金文,“襄”是手拿农具在地里挖一个个小洞,放进种子,再盖土。《说文》称“解衣耕”。本义:解衣耕地)(2) 同本义。[diveste and till]襄,汉令:解衣耕谓之襄。——《说文》辟地为襄。——《周书·谥法》(3) 助理,佐治 [assist]思日赞赞襄哉。
这两个字怎么读啊?“襄轴”
1、襄字的拼音是xiāng,一个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境中读音可能有所变化。比如在“襄阳”这个地名中,读作xiāng,在“家父”中,读作xiǎng。轴字的拼音是zhóu,同样是个多音字,在“轴心”中读作zhóu,在“轴线”中则读作zhòu。襄字常见于地名和人名中,如湖北襄阳,山东巨野有位古代文人叫张襄,字伯华。
襄为什么有人读rang
襄(拼音:xiāng)襄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襄的本义可能与衣有关,依 《说文》,意思是解脱衣服耕种田地,一说指铲除表层土壤。由解衣而耕的振奋情形,引申为昂扬向上。又引申或假借为高、除、助、成等义。
镶无左偏旁是襄,何以念xiang?嚷嚷的文人若校正似乎无法论证。
嚷 rǎng 嚷 形声。字从口从襄,襄亦声。“襄”意为“包裹”、“包容”。“口”与“襄”联合起来表示“裹夹着插话声的语声”。本义:一个人大声说话时另一个人还插进来说几句。引申义:嘈杂(声)、吵闹(声)。
汉字:穰 拼音:ráng、rǎng、基本解释 (形声。从禾,从襄(xiāng),襄亦声。“禾”指“谷物”,“襄”意为“包裹”、“包容”。“禾”与“襄”联合起来表示“带有‘身孕’的谷物”、“成熟待收的谷物”。本义:成熟的庄稼。
攘 rǎng 侵夺,偷窃:~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里面的“耳父~~,而子证之”)。~夺。~窃。~善(掠人之美)。 推,排斥:~斥。~除。~夷(抵御外国侵略)。 烦乱:~~(纷乱)。扰~。 捋:~袂。~臂。
襄怎么读?
襄的读法是:xiāng。释义 帮助:共~义举;姓。古州名。故治今湖北襄阳。如:襄野(楚襄王梦与巫山神女幽会的传说);襄王之约(借指女子应约赴会事),(会意。据金文,襄是手拿农具在地里挖一个个小洞,放进种子,再盖土。《说文》称解衣耕。本义:解衣耕地)同本义。
襄字的拼音:xiāng,三拼音节,后鼻音,由声母x、介母i和韵母ang(第一声)组成。襄字的部首为衣,字形结构为上下结构。襄字的笔顺:点、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竖、竖、横、撇、竖提、撇、捺,笔画较多共17画。
襄(拼音:xiāng)襄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襄的本义可能与衣有关,依 《说文》,意思是解脱衣服耕种田地,一说指铲除表层土壤。由解衣而耕的振奋情形,引申为昂扬向上。又引申或假借为高、除、助、成等义。
“襄”的读音:xiāng 部首:衣 笔画:17 五行:火 五笔:YKKE 笔顺名称:点、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竖、竖、横、撇、竖提、撇、捺 基本释义:帮助:共~义举。姓。
襄 xiāng 部首笔画 部首:衣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五笔86:YKKE 五笔98:YKKE 仓颉:YRRV 笔顺编号:41251251112213534 四角 :0073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944 基本字义 帮助,辅佐:~办。~理。~助。~赞(赞助)。 完成,相助而成:“葬定公,雨,不克~事”。
襄字怎么读
1、“襄”的读音:xiāng 部首:衣 笔画:17 五行:火 五笔:YKKE 笔顺名称:点、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竖、竖、横、撇、竖提、撇、捺 基本释义:帮助:共~义举。姓。
2、襄的拼 音 xiāng 部 首 衣 笔 画 17 五 笔 YKKE 详细释义 帮助,辅佐:~办。~理。~助。~赞(赞助)。完成,相助而成:“葬定公,雨,不克~事”。冲上:~陵。上举,昂起:“臣闻交龙~首奋翼”。高:“~岸夷涂。”古同“攘”,扫除。姓。
3、襄字的拼音:xiāng,三拼音节,后鼻音,由声母x、介母i和韵母ang(第一声)组成。襄字的部首为衣,字形结构为上下结构。襄字的笔顺:点、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竖、竖、横、撇、竖提、撇、捺,笔画较多共17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