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思想概述 陶行知思想总结? 陶行知主要思想? 陶行知思想概括
一、陶行知想法拓展资料?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辉煌的教育家和想法家,他一生从事过很多教学操作活动,形成了丰富的教育学说。
德育想法居于陶行知教育想法的首位,是其教育学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德育想法源于操作,并在操作的经过中不断完善,具有操作性、进步性和人民性,对于当今道德教育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价格。
陶行知是一位具有全球影响的著名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教育想法。在陶行知的教育想法中,德育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
陶行知一方面批判继承了我国道德教育的杰出传统,另一方面吸收融化了西方现代德育的先进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德育学说与操作不断进行了回眸和前瞻,创立起一种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现代社会进步潮流的德育想法学说。
他的德育想法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革新灵魂、民族特色,是与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教育想法息息相关的德育学说。进修研究陶行知德育学说,对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职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科学和社会主义灵魂文明具有重大的学说现实意义。
二、陶行知主要想法?
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
具体理念: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进修人生之道。”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3、“由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灵魂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进步之重要指标。”
6、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开头来说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7、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在。
三、陶行知想法及行知灵魂?
陶行知主张的是平民教育想法。其教育想法对近代中国教育进步影响深远,对进步国民素质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即使对当代中国的教育进步也具有指导意义。
我们需要进修的行知灵魂:一是无私奉献灵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先生的名言,他的一生忠实地履行了这一名言。二是艰韧不拔的奋斗灵魂。三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真务实灵魂。陶先生的“生活教育学说”,是从操作中来,又到操作中去的特别重视社会操作的学说。四是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灵魂。
四、陶行知教育想法口诀?
知行统一规则,“正面”和“守纪律”即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规则,“疏”即疏导规则,“导”即导向规则,“一连”即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规则,“积极”即依靠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的规则,“才”即因材施教规则,“学生”和“尊严”即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规则。
五、陶行知英才教育想法?
陶行知英才教育的主要想法是:一个教学组织形式、两个称谓、三大原理、四种灵魂四所学校、五大主张、六大解放。
六、陶行知生活教育想法?
包括陶行知创新教育想法、生活教育想法、师范教育想法、幼儿教育想法、普及教育想法和德育想法。旨在通过阅读陶行知这些较为重要的教育篇章,能对陶行知的教育想法有较为具体、真切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应用于平时的职业和教学操作中,以期推动教育改革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进步。
七、陶行知教育想法,评论?
应该承认:陶行知教育想法的形成是受杜威实用主义想法的影响的。“生活教育”学说是陶行知的主要想法,它的形成有个进步经过。它不断进步、不断进步,不断产生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解放的积极影响,同时,这个学说本身也存在某些弱点和错误。
总的说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学说是结合中国实际,针对中国旧教育的弊病而提出来的。他回国之初,就对中国教育改造难题,做了细致的考察,并且做了不少改进的设想和尝试。虽然这些设想和尝试从根本上说是改良主义的。然而小编认为一个爱国主义者,他为劳苦大众普及教育,为广大平民,“为三万万穷苦农民谋求快乐”则是费尽心思的,而且也是全心全意的。
这诚如他自己所说的:这十几年来,我有时提倡平民教育,有时提倡乡村教育,有时提倡劳苦大众的教育,不知道的人以为我是见异思迁,欢喜翻新花样,其实我心中有一个中心难题,这难题是怎样使教育普及,怎样使没有机会受到教育的人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教育。
八、陶行知的想法巧记?
陶行知教育想法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学说,三大原理,四种灵魂,五大主张。
一个学说即生活教育学说,这是陶行知教育想法的名称。
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学说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学说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学说的技巧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行为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务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行为,统一于行为。
四种灵魂是:“爱满天下”的大爱灵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灵魂;“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新灵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灵魂。
五大主张是: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学想法,认为认识来源于操作,操作是认识的基础。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都是具体的教学技巧。在劳力上劳心,即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张教学相长;即知即传,则是主张随学随教。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创新教育想法和民主教育想法的反映,可以领会为生活教育学说的教学规则。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刻和空间,还儿童以自在,从而解放儿童的创新力。
九、陶行知有哪些教育想法?
可以概括为:一个学说,三大原理,四种灵魂,五个主张,六大解放。
一个学说:提出了生活教育学说,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学说的核心。
三大原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四种灵魂:“爱满天下”的大爱灵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灵魂;“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新灵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灵魂。
五个主张: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
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刻和空间,还儿童以自在,从而解放儿童的创新力。
十、陶行知学前教育想法?
陶行知教育想法博采古今,兼容中西,学说简约,并自成体系。在教育理想上,他主张“通过四通八达的教育,建立四通八达的民主社会”;在教育准则上,他坚持道德至上的教育规则,奉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箴言。陶行知的“真”与孔子的“仁”在教育理念和道德目标上一脉相承;在教育策略上,他基于知行关系的深刻领会,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重要论断,突出操作(“行”)在认识论中的先导地位,认识与操作结合,并由此确立了“行—知—行”的行动策略,使得教育理想和目标能在操作中有效落实。
在教育学说上,陶行知继承进步了杜威的现代教育想法,并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三大学说主张,主张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生产操作相结合,按社会生活的前进的需要实施教育,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藩篱,使教育回归生活,实现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彻底转变;在教育操作上,他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畏艰险,认真探索,大胆操作,开辟新路,为世人树立楷模,为万民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