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牌照发放进入倒计时
最新消息显示,我国卫星互联网牌照有望在近期发放,这标志着我国卫星互联网商业化迈出关键一步。据了解,工信部将向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及中国星网等企业颁发牌照,推动卫星互联网服务加速落地。消息称我国卫星互联网牌照近期发放,这一举措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自7月以来,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明显提速。中国星网GW星座在短短二十余天内成功将五组低轨卫星送入太空,发射间隔大幅缩短至3-5天。这种前所未有的发射速度,预示着我国卫星互联网进步正进入快车道。
牌照发放背后的战略意义
消息称我国卫星互联网牌照近期发放,这一决策背后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开门见山说,卫星互联网是6G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民族安全和数字经济进步至关重要。接下来要讲,国际电信联盟(ITU)对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实行”先到先得”规则,我国需要加快布局以争取更多资源。
业内专家指出:”牌照的发放意味着我国卫星互联网商业运营迈出第一步。但要实现像星链那样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仍需2~3年左右的时刻。”目前,我国GW星座和千帆星座两个万星低轨星座正在加速建设,远景规划卫星总数将分别达到1.3万颗和1.5万颗。
运营商积极布局卫星业务
随着消息称我国卫星互联网牌照近期发放,三大运营商已开始积极布局。中国电信多年来独家运营天通卫星移动通信体系,并推出手机直连卫星业务;中国移动去年发射了天地一体低轨试验卫星”中国移动01星”;中国联通也在加快卫星互联网技术研发。
“除了三家电信运营商,中国星网作为卫星互联网设计建设运营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肯定会拿到卫星互联网牌照。”业内人士表示。上海垣信作为”千帆”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的建设运营方,也有望获得牌照。
商用化仍需时日但前景广阔
虽然消息称我国卫星互联网牌照近期发放,但全面商用仍需等待。参照马斯克的星链规划,SpaceX在累计发射800多颗卫星后才开始测试服务,1800多颗卫星后才正式商用。我国目前卫星数量和应用终端还不够丰富,离全面商用还有一段距离。
在低轨卫星互联网成熟前,我国主要依托亚太6D、中星26号等高通量卫星提供互联网服务。这些服务主要面向航空、航海、应急等特定行业,普通消费者使用仍有限制。但随着牌照发放和技术进步,卫星互联网将逐步走进大众生活。
消息称我国卫星互联网牌照近期发放,这一重要进展将加速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进步。虽然全面商用仍需2-3年时刻,但牌照发放标志着商业化进程正式启动。未来,卫星互联网将为我们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彻底改变数字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