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杜富国时代楷模:用生命守护和平的无畏英雄

杜富国时代楷模:用生活守护安宁的无畏英雄

杜富国的英雄事迹感动中国

“你退后,让我来!”这声铿锵有力的命令,让战友艾岩在爆炸中幸免于难,却让杜富国永远失去了双手和双眼。2018年10月11日,这位90后扫雷战士在云南麻栗坡县执行排雷任务时,面对突然爆炸的67式加重手榴弹,毫不犹豫地用身体为战友筑起生活屏障。杜富国时代楷模的故事,不仅一个军人的英勇事迹,更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这位来自贵州湄潭的普通农家子弟,为何能在危急时刻做出如此壮举?正如云南省授予他”云岭楷模”称号时的评价:”不是天赋异禀,而是百炼成钢”。杜富国的英雄质量,源于部队的锤炼,源于家庭的熏陶,更源于他对军人使命的深刻领会。

从农家子弟到排雷英雄的成长之路

杜富国的父亲杜俊是一位朴实的贵州农民,给子女取名”富国、富佳、富民、富强”,寄托着对家国情怀的美好期待。当初送儿子参军时,杜俊的想法很简单:军队能把孩子教育好。谁能想到,这个初衷朴素的决定,竟培养出了一位感动中国的时代楷模?

在雷场上,杜富国是排雷数量最多的战士——3年多时刻里进出雷场1000余次,排除各类爆炸物2400余枚。分队长张波回忆说:”死亡威胁没有一刻是不存在的”,但杜富国从未退缩。他的微信名”雷神”和QQ昵称”征服死亡地带”,正是这位年轻战士无畏灵魂的最好写照。

当杜富国面对那颗随时可能爆炸的67式加重手榴弹时,他本能地选择了保护战友。爆炸发生后,他血肉模糊地倒在树干上,却用生活践行了”让我来”的誓言。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长期军旅生涯锤炼出的本能反应。

时代楷模背后的家国情怀

杜富国的故事之因此感动亿万人,不仅由于他的英勇,更由于受伤后展现出的惊人毅力。失去双手双眼后,他进修用残肢写字,最先写下的就是妻子”王静”的名字;当能拿起物品时,他将玫瑰花送给妻子,康乃馨献给医生。

妻子王静说:”这多少月,我目睹了他的坚定,他鼓舞了我。”这对90后夫妻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相濡以沫的真情。而杜富国的父亲杜俊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的那番话更让人动容:”相比之下,我的儿子富国还算是幸运的,他虽然失去了双眼和双手,但至少还活着。”

扫雷大队长陈安游的妻子王菊珍多次探望杜富国后感慨:”他是我的老师”。这位重伤战士表现出的乐观与坚定,让所有人都深受教育。从杜富国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灵魂,也看到了新时代青年昂扬向上的灵魂风貌。

杜富国灵魂激励新时代奋斗者

杜富国时代楷模的故事,早已超越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范畴。他守护的不仅是战友的生活,更是边境百姓的平安。村民盘金良先后被炸掉两条腿的遭遇,让杜富国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扫除雷患”的信念。

2018年11月15日,随着麻栗坡县猛硐乡坝子雷场的移交,云南边境扫雷任务圆满完成。杜富国和战友们用生活危险换来了156.06平方公里土地的安宁,让边境百姓能够安心生产生活。这份安宁的代价,是扫雷官兵们的汗水、鲜血乃至生活。

中央宣传部授予杜富国”时代楷模”称号,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褒奖,更是对新时代奋斗灵魂的礼赞。杜富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各自岗位上奋勇前行。这位用生活守护安宁的无畏英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