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零分作文,这个词听上去就让人忍俊不禁。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考生们展现自我的平台,但有些学子的“创意”却让老师们气得火冒三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年那些“零分”作文的奇葩故事。
熊孩子的天马行空
记得有个熊孩子,写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他理直气壮地描述妈妈是个超人,可以飞天遁地,晚上出去抓坏人。老师看到后的反应完全是哭笑不得,直接给了他零分,这让全班同学捧腹大笑。那个孩子还一脸无辜地辩解:“我妈妈就是这么跟我说的!”这完全是“天马行空”的创作,让老师无奈,也无疑是这类”2011年高考零分作文”中的经典。
另辟蹊径的“我最敬佩的人”
还有一个孩子写的作文题目是《我最敬佩的人》。他的敬佩对象竟然是他的表哥,说他通宵打游戏,考试却能轻松考零分。老师气得直跺脚,让他重写。他居然不服气,坚称表哥的确很厉害。这不仅让老师感到哭笑不得,也让家长忍俊不禁。这样的“零分作文”让人深思,难道孩子们真的不懂考试的意义吗?
诚实又无奈的表达
有位同学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他拿出了“我的妈妈是个胖子”这样的直白描述,简直让人哭笑不得。老师很为难,打电话给家长建议稍微修饰一下。后来孩子改成了“可爱的胖子”,不得不说“创新”的经过真是让人莞尔。这样的语气和表达,虽然不能得高分,但却犹如一剂强心针,让我们透过作文看到孩子们诚实的想法。
令人心疼的家庭观察
还有一个学生,写下“我的爸爸喝酒,喝醉后打我”,这样的内容简直让老师气得跳脚。他毫不在意,认为自己只是写了实话。老师感到气愤又无奈,毕竟教育不仅在于传授聪明,也在于传递正确的价格观。写作文本是培养思考的手段,而当孩子们的创作和生活遭遇冲突时,教育者怎样引导才是关键。
划重点:零分作文背后的启示
2011年高考零分作文虽然让老师们哭笑不得,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孩子们天真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诚实感受。创作的自在固然重要,但教育的引导同样不可忽视。希望未来的学生在表达创意的同时,也能有更深刻的领会与思索,让“零分作文”成为过去式,开启新的旅程。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们对2011年高考零分作文的看法或者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