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盎的读音为yuán àng(注音符号:ㄩㄢˊ ㄤˋ),具体分析如下:
一、逐字解析
-
袁(yuán)
- 发音为第二声(阳平),部首为“衣”,本义指“长衣的样子”,后主要用作姓氏。
- 常见误读:因字形易混淆,需注意与“辕”“爰”等字区分,但读音均为yuán。
-
盎(àng)
- 发音为第四声(去声),部首为“皿”,本义指古代一种“腹大口小”的盛器,后引申为“充盈、洋溢”之意(如“春意盎然”)。
- 常见误读:易误读为“yāng”或“āng”,需注意其固定发音为àng。
二、专有名词“袁盎”的背景
袁盎(约前200年—前148年)是西汉时期大臣,字丝,以刚直敢谏著称:
- 历史事件:曾参与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献策诛杀晁错,后因反对立梁王为储君遭刺杀。
- 文献记载:
- 《汉书》称其为“爰盎”,因“袁”与“爰”通假。
- 明代黄道周《节寰袁公传》记载其家族事迹时提及“盎”字用例。
三、读音要点拓展资料
- 正确发音:yuán àng(第二声+第四声)。
- 误读警示:
- 避免将“袁”读为“yuàn”(第四声)或“yán”(第二声);
- 避免将“盎”读为“yāng”或“āng”。
参考资料
- 袁字释义:、
- 盎字释义:、
- 袁盎人物背景:、